行程的最後一天,天空下著濛濛細雨,我們一行人來到了南京江北新區浦口園區。大,不足為奇,大陸什麼都大;多,也不足為奇,大陸光人口就13億。我們之所以跑到這個園區來,不是因為它地方大,也不是因為它廠商多,而是因為這裡有了一間很特別的廠商-台積電。
做為一個台灣人,如果還不知道台積電,不知道台積電對台灣的重要,那麼就真是「吃米不知米價」了。大多數的人都知道台灣這些年的景氣不好,經濟停滯,經濟或景氣好不好看哪裡?看股市就知道。台灣的股市二十多年前就衝破萬點,結果現在還在八、九千點徘徊,光看這點,就知道經濟情況好不好?不過如果你認為八、九千點離萬點也不遠,應該沒那麼糟,那你就錯了。台灣的經濟比想像中的還糟,也比股市指數反映出來的還糟,原因是台積電一家公司就佔了台灣股市的市值十分之一,因為台積電表現太好,撐住了股市,才讓台灣的股市看起來沒那麼糟。
我們不得不敬佩張忠謀先生,八十多歲了,仍帶領這家半導體公司往前衝,如今它的市值,已經逼近美國英特爾公司,這是一項多麼了不起的成就!
而今,在通過台灣經濟部投審會等審核後,今年3月台積電正式與南京市政府簽約,落腳南京江北新區浦口園區,台積電以7.63億新台幣,取得該園區橋林片段13.6 萬坪土地50年使用權,在初期整地完成後,年中舉行動土奠基儀式,宣告建廠工程正式展開,為台積電在中國首座12吋晶圓廠。
廠房預計2018年完工,並於2018年下半從16奈米切入量產,據台積電先前規劃,初期月產能約 2 萬片。據 7 月 5 日台積電承包商所作公告,該廠區包含12 吋晶圓廠與服務中心一期項目生產廠房、動力廠房、天然氣減壓站及製程所需設施。
台積南京12吋廠總經理由公司先前中國區業務發展副總經理羅鎮球所擔綱,台積電據此也大舉招募人才,預計南京晶圓廠與服務中心將分別聘任1200人與500 人,初期將有台灣以及上海松江廠員工協助產能的建置,估計台灣幹部將佔一半。
不只台積電,聯電與力晶先前已以參股的形式,赴中國設立12吋晶圓廠,聯電廈門廠最快有望在今年第三季投產,初期將先導入40/55奈米製程,產能估計在每月約5萬片,力晶則插旗合肥,以90奈米以上製程生產面板驅動IC,廠房估計2017年完工,初期月產能約4萬片。
看到了這些,我們應該知道,中國這頭睡獅已經醒了,而在台灣的許多人,如果還整天在為了分配問題爭論不休,不去關心創利的事情,那麼答案可能就不是龜兔賽跑的結果那樣簡單了。
(不想讓訓練很無聊的人資訓練人員,請直接點選這裡!)
|